这是一张毕业照,一张灵魂和思想的快照。


和解

和自己和解,和家人和解,和朋友和解,和这个世界和解

答案

我想要什么?

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。

在这个时间点,我给自己的答案,是自由。

我要的是选择的自由。在那之前,我需要有足够多的资本,以及足够的能力和足够的可能性。


共情

曾经以为自己可以可以并将会成为一名硬核技术人,一心钻研技术,靠技术吃饭,不用在意外界的繁杂,对技术的极致追求可以为我带来内心和物理世界的充裕。

长期以来我一直在有意无意封闭内心,压抑或是忽略多余的情感,向外界屏蔽我的情绪,企图远离外部世界繁杂的声音。当半个机器人也挺好的,里里外外全部都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人的话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好。

但当我开始动情,各种复杂的情感在某个不确定的时间点突然来访,

当我不想或不再能掩盖自己的情绪,喜怒哀乐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来

当我开始突然懂得“察言观色”,突然读懂了一个人的微表情,读懂了一个人的谎话

当我开始利用共情能力和一些心理学、社会学的内容操作对话、活动,去表现得体贴、亲和,感到很别扭。但其实这些特性并不是什么坏事,只是“表现得会处事”和“会处事”还是两回事,有些东西并没有内化成我的一部分

我开始讨厌这样的自己,变得“油滑”,变得“世故”。

这种感觉有点像是在某些方面突然“开窍”。理论上来说这的确可以提高我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,但相应地,也会看到各种阴暗面,感受到各种负面情绪。开窍了也不能还回去,只能坦然接受了。


谈创作

人们总是对自己所创造的作品拥有独特的感情,做的菜,写的文字,唱的歌,画的画,都像孩子一样,与自己有着微妙的联系。

创作能给人带来一种高层次的满足感。品尝美食和制作美食,两者得到的满足感是不一样的。

小时候畅想的未来的自己:是一个技术人,发明自己的产品;或是一个作家,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文字里;或是一名小众的音乐人,将那些失眠的夜和混沌的梦都用音符记录下来

这些形象都有着共同的特征,他们都是创作者。

年少的理想具体是什么已经不再重要了。重要的是,一直以来,我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创作者。现在是,以后也是


一件小事

我发现我总是会被各种“预期之外”的事情所困扰,有些完全是突如其来的偶然事件,打乱了我原本的计划,进而导致很多想法没能实现,很多事情最终没有完成。我越是想做好一件事,就越想制定完备详尽的计划,但无论我计划地多么缜密,考虑了多少可能的情况,最终结果总是不尽人意。后面我对自己、对心理学的认知更深入了以后,才发现这个想法的荒唐之处

  • 我只会记得或者说希望记得那些我计划得很好,后来被意外事件打断,最终没能成功的事件
  • 我会放大这一点来试图佐证:事情没能完成不是我的能力问题,而完全是意外事件导致的
  • 我的计划越缜密,考虑的越多,最终意外事件给我的冲击就越大

当我意识到自己的误区之后,我不再试图做详尽的计划,因为那样只会适得其反。计划得越详细,最终事情不按照预期执行的可能性就越大,最终给我带来的挫败感就会越强烈。

我的解决方案是:关注结果和里程碑,不再对细节引入任何预先的设想,其他的随机应变灵活处理。

从这个误区中走出来后,我感觉做起事来变得更加轻松了,不用再费心费力去计划什么,也不用为事情发展脱离预期而焦躁,坦然的心态也有利于我专注于这个事情本身。

最近看的《嫌疑人 X 的献身》中提到一个有趣的观点:证明一个答案是错误的,比找出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可能要更难。

我已全然忘记我意识到这个误区是什么时间,什么场景,有什么契机。或许我根本就不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点顿悟的,我更倾向于将这一点归于我的积累。毕竟,在你一无所有的时候,你能投资的只有你自己。

You are what you read.

就像我们吃饭一样,你每天吃的白米饭,最终会称为你身体的一部分。同样的,你读的书,看的电影,经历过的事,这些东西最终都会成为塑造你人格的养分。当然也可能不是养分,如果每天吃的都是垃圾食品,那么大量的油脂和不健康的化学物质最终也会进入你的体内,成为你的一部分,这些都会决定着你有一个怎样的肉体。同理,天天刷垃圾短视频,和天天阅读名家著作这两种行为,注定会塑造出两个截然不同的,两个世界的人。

孟母三迁、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”讲的也都是类似的道理。

大二的时候我开始接触到 RSS,开始有意识地掌控我的信息源。卸载了知乎,关闭了所有算法驱动的信息推送流。我订阅的信息源主要有两大类:编辑精挑细选的文章和优秀作者或优质站点的文章。我认识到自己的时间很值钱,我不希望把时间浪费在没有意义和低质量的信息以及一些琐事上。

我们生活的时代早已不是那个信息匮乏的年代,现在的人们普遍都面临信息过载的问题。但是问题是,咨询类 App 给你推荐的 xx 国新闻,xx 地的 xx 奇葩事件,与你有何干系?浏览这些信息能得到什么?满足人类与生俱来的猎奇心理,让你变得“学富五车”吗?

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:有那么一群人,尤其是出租车司机和中年男性,喜欢对近期的事件、政治或是某个特定领域高谈阔论,试图吹嘘自己对这个领域有多么多么了解。典型的无非出租车师傅指点江山,大谈特谈世界局势,以及我教张小龙做微信系列。

马斯洛对人的需求的金字塔模型中,其中有一层就是被认同的需求,人们渴望获得认可,需要被认可来体现自己的价值。之前有一名同事和我聊过类似的话题,他比我大五六岁,家里已经安排了车房,还有不少不错的相亲对象,但是他执意要留在一线城市,留在一线大厂。他说他现在工作完全不是为了钱,而是希望能被认可。

我挺钦佩这个同事,因为他知道自己做了什么,在做什么,想做什么。某种程度上来说,是“活得明白”。

相较而言,同期一起工作的另外几名同事虽然有更好的学历,更优秀的履历,更强的工作能力,但是他们更像是依仗着自己的硬实力和资本,在随波逐流。C9 高校本硕学历,一线城市大厂工作,相当耀眼。但是他们走到这里,可能并没有什么漂亮的逆袭,有什么决定命运的重要转折,人家只是到了顺风顺水的得到了保研资格就读了个研,刚好有用人单位看上了就进了大公司。但是在与他们聊天的过程中,我发觉他们对自己,对世界,对人生并没有什么比较深刻的认知或者想法,对很多问题依然很迷茫,平时也没有什么热爱的事业,给我的感觉就是很干巴巴的,很浅薄的一个灵魂,在一个光鲜亮丽的身体里。

你可能会说,人家只是一个普通人,只是起点比我们其他人更高罢了。或者你会说,我完全只是嫉妒人家所拥有的,尝试安慰自己罢了。

这些观点都没有错,我也并不试图去佐证我的观点是对的。我只感觉可惜,人家明明可以,但是没有。

如果是外人,我大可以当个没事人,安心当一个吃瓜群众。但是当这个人是我的朋友,我开始犹豫,是做个局外人,还是推他一把。

后面这个问题困扰了我数年,直至我现在本科毕业,我还是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。

曾经有过尝试,但是似乎并没有什么效果。可能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吧,把屋子里昏睡的人吵醒,他们不会感谢你,只是会愤怒为什么打搅他们。一切可能只是我的自作多情。

有一张图很有意思,三个人分别站在不同高度的书上,看到的是截然不同的风景。书最少的那个人看到的都是矮墙地下的花花草草,书稍微多些的人跨国墙头看到了远处阴云密布的天空,眼前一片黑暗。而最右侧的人站在一摞高高垒起的书上,看到了云层之上璀璨的星空。

这张图显然是在暗指读书多少决定了眼中世界的模样。我曾经也是认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越通透的人越厉害,这也是以前我 judge 别人的主要标准。不过后面我发现生活中有一类人即便并没有深刻的思想,但是仍然能让我感觉很“Wow”。后面发现这类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,那就是他们都有各自热爱的人或事,或是生活本身。

这个热爱显然不是简单的“我喜欢 xxx”,那只是喜欢,称不上热爱。我不知道应该给热爱下一个什么样的定义,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,心怀热爱的人,眼里有光。他们愿意去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去付出,去不断尝试,去不断深入学习,不断进步。

我敬佩一切心怀热爱的人,他们眼里有光,拥有可以跨越苦难的人生勇气。

如果有人问起我:人的大学四年应当怎样度过?我想我会在高尔基原话的最后,再加上一句:找到你热爱的事业吧!


关于兴趣

KnowYourself 有一期文章谈到了人们对于“兴趣”的几个误区

误解 1:“不需要做什么,我就可以对某件事物一直感兴趣。”

误解 2: “兴趣一定可以被‘找到’。”

我曾经也认为兴趣是与生俱来的,一定可以被找到的,记忆中我很小的时候就对科技类的理工类的东西很感兴趣,这些兴趣驱使着我不断学习这些知识和技能,一路走到今天。后面发现这并不是我与生俱来的刻在 DNA 里面的某种原始本能,也不是某种“一见钟情”,小时候那些高质量的动漫节目、书籍、电影,都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
兴趣是需要被培养的,是可以培养的。我觉得兴趣更像是一段友情,或是一团火,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,予以恰当的方式,才能让其不断发展。不断尝试,不断突破,取得进展,可以获得正向的反馈,从而不断学习,不断进步。


短平快高刺激的短视频会不会影响到兴趣的培养

我的观点是:会

兴趣需要培养,而培养需要长时间持续的投入。

想要真正觉得一些事情“很有意思”,产生“反复做这件事都不会厌倦”的状态,需要我们有“能力”足够充分地感受到这件事的美妙之处。用拥有这个能力需要持续投入,而品尝到美妙之处也需要长期的投入。

习惯了高频高刺激的短视频后,是很难投入到这样长期的活动当中的。我认为短视频会消磨一个人对于事物的兴趣。


几个曾经不以为然后来恍然大悟的古话:

  • 知足常乐
  • 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

记忆中人生的高光时刻与记忆中最开心的时刻并不是一致的。有付出但颇具意外的收获更能让我得到满足感,中考体育的超常发挥,数学建模的国赛获奖,这些事件能够带给我幸福感和满足感远远超过其他事件。突然理解了为什么有些人会主动去追求“生活中不期而遇的小确幸”。降低期待值才是获取幸福的捷径。


关于“人生苦短,及时行乐”

很多人都只看见了后面这半句话,认为及时行乐最重要。奇葩说有一期节目就是对“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吗?”这个命题做辩论,此处不再讨论这个话题。依我来看,其实这句话的可以以另一个姿势打开。

“人生苦短”是预设条件,是假定的事实,“及时行乐”这半句算是一个解决方案。

如果我们愿意接受这个预设条件,那么“及时行乐”算是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,但并不是唯一的。

读书,旅游,欣赏电影,都可以让苦短的人生拥有更多精彩。

乔治•马丁在他的《冰与火之歌》一书中说过:“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,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。”


感谢

感谢时间线上每一个过去的自己,每一个人生十字路口做出的这些决定塑造了今天的我自己

感谢时间线上每一个人,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